第四十七章 冥司又见故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c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鬼王“唔了”一声,接着便是一阵短暂的沉思,之后小声道:“既然如此,那他为何擅闯十殿?又为何自甘受死?”
判官也小声道:“他这是中了贰负和危的铜镜摄魂,他只是沉湎于心结之中,不能自拔罢了。”
鬼王听罢,赶紧说道:“那么他们的恩怨,我们还是莫管为好,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一边的黄皮子有些不悦道:“鬼王,饶我们在世时,也曾隔三差五的前来进贡,也曾是你的座上嘉宾,现在我们已无还阳往返之力,难道你就要卸磨杀驴吗?”
鬼王哼了一声,貌似颇为不悦道:“啊呀呀,尔等一派胡言!那葛秦鉴有重任在身,将来力擎山河,岂是我能左右了的?尔等休要胡言,他该来交寿的时候,自当会来。”
这几只黄皮子还待进言,就听牛头马面说:“鬼王退朝了,咱哥俩也走吧!”
说完,俩人便又转回氤氲鬼气里。葛秦鉴顿觉身子一轻,急忙站起来,再看,耽兰和俩儿子早已被几只黄皮子拉扯着慢慢隐去。葛秦鉴大怒,刚要冲过去,就听耳边有人急切的说:“葛师傅慢行,有故人相请。”
葛秦鉴转过身来,鬼气缭绕的亭台楼榭之间,闪出一个人来,这个人身穿晚清官袍,头顶顶戴花翎,文质彬彬,举止之间甚是得体。
葛秦鉴正在打量,那人已经走过来,紧紧的抓住葛秦鉴的手道:“葛师傅,还记得叶知秋吗?”
葛秦鉴忽然激动起来,因为面前这个人正是多年前,被师傅葛青山下阴曹搭救并且为之正名的晚清民族英雄叶知秋!
葛秦鉴急忙施礼道:“叶大哥,你怎会在此?”
叶知秋笑着,拉起葛秦鉴在一处亭台前的回廊下坐了,道;“这当然是拜葛青山师傅当年搭救所赐,我现在阴司第十殿处兼管酉?(酉?,此为一字,左酉旁,右面繁体区字)忘台处担任孟婆的书吏。”
酉?忘台,为孟婆神所管辖的一处阴司重要的环节。
孟婆,生于西汉。幼年时即熟读儒家四书五经,据说她已经修到了“往事不思,来事不想”的境地。她活着时,戒一切荤,劝诫一切杀生之人。年至81岁时,童颜鹤发,始终守精,未损童贞,最后竟然修炼到自己的姓名都忘了。人们只知道她姓孟,便叫她孟奶奶,后来她入山修真,一直到东汉时仍然有人在深山见过她。
世人由于颇有灵性之人,能够知晓前世之因果,喜欢耍弄智巧,术数,泄漏阴间无数的天机,致令世间人妄认前世眷属,扰乱世情。因此,玉皇天尊敕命孟奶奶为幽冥之神,建造酉?忘台,将第十殿所拟定为最后轮回的最后一站,冥王殿前六桥之处,高大数丈余,四周的廊房有108间。桥头处的赤名岩上,有两行粉色大字:为人容易做人难,再要为人恐更难;欲生福地无难处,口与心同却不难。
孟婆便在桥头,铸一大锅,并酿造甘苦辛酸碱五味忘情汤,供即将轮回投胎前的人们饮用,而身边则有书吏一一记录轮回众者,并恭谨附奏玉皇大帝,以备在案。
我们常说的,死了要过奈何桥,要喝孟婆汤,其实不然,是在受尽所有苦难之后、轮回之前,才过此桥,才饮此汤,接着便开始投胎。
而此时,叶知秋则是孟婆桥前的搦管书吏,虽官小职卑,但又岂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当然,这一切都是沾了葛青山的光。
葛秦鉴竟然在此处遇见故人,自然也是分外欣喜,关心地问道:“怎么不见我嫂子和其他家人呢?”
叶知秋一脸的兴奋:“贱内和其他家丁奴仆在月前都已经再世为人了!本来我也要轮回投胎,可孟婆见我忠勇仁嘉,便力荐我留下来,随她做了奈何桥边的一名书吏。”
葛秦鉴向叶知秋道了一声喜,接着忽然想起来什么道:“在这里可曾见过我师傅?”
叶知秋小声道:“没有。我遍查十殿九司生死簿,却没有见到葛师傅的名字。九幽十殿根本没有他的名字。”
葛秦鉴大喜道:“这么说来,我师傅根本没死?”
叶知秋微微一笑道:“羽化成仙的可能性最大!”
葛秦鉴慨然曰:“不错,师傅活着的时候,为人大义,处事磊落,那么,他一定修炼成道家不死之身了。”说到这里,又对叶知秋道:“你也不错,离列入仙班也指日可待了。”
叶知秋哈哈一笑道:“我只是这里地位最卑微的一个书吏,离得道之日尚差六六甲子,即便列入仙家,也不过是个道童而已,与葛师傅哪能同日而语呢?”
“嗨,不
第四十七章 冥司又见故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