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英雄传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68章 身负暗伤[1/2页]

    且看那扈三娘柳眉紧蹙,娇叱一声后,身形如疾风般疾驰起来,手中短刀闪烁着冷冽寒光,将自身擅长的披挂刀法施展而出,脚下步伐沉稳而多变,恰似穿林之雀围绕着石秀游弋。她时而侧身横劈,时而纵身直刺,那短刀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令人难以招架。

    面对如此凌厉的攻势,石秀却毫不惊慌。他双手紧握长棍,棍子随身体移动而挥动。只见他眼神沉稳地凝视着扈三娘的动作,寻觅着破绽与契机。

    蓦然发现扈三娘招式中的疏漏,他当机立断挺棍向前,近身进击。棍子眼看即将击中太阳穴。杨芝储早已洞察不妙,徐徐靠近赛场,此时高声断喝:“住手。”虎步一跨,一手拨开扈三娘,一手握住棍子。

    “你胜了,你这棍法也太过狠辣。此乃比试!”杨芝储松手后,只觉掌心阵阵刺痛。此人气力尚小,若再大些他恐不敢去接。

    “大人,小人罪该万死,小人常年漂泊江湖,所习武艺便是伺机要诀,一击必杀。已然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收敛,还望大人宽恕。”石秀抱拳施礼道。

    杨芝储挥手道:“不必多言,你已获胜。祝龙,你去请教杨节级吧。”

    祝龙与杨雄二人皆手持长棍,分立两旁。只见杨雄身形矫健,其身负少林功夫之底蕴,且选择了游侠之路。其棍法沉稳多变,甫一出手,便见那棍影翻飞,令人目不暇接。每一棍皆气势雄浑,劲力无穷。而此棍法之要诀,重在砸、撩、挑、刺、点等招式,变化莫测,令人难以揣测。

    再看祝龙这边,他乃是栾廷玉悉心栽培之徒,所行乃军棍之法,且更偏重于枪法。此棍法注重棍取中线,直击对方要害,可谓简洁明了,但正因如此,对习武者天赋要求颇高。若天赋异禀者,往往数招之内便能轻易制胜;然若天赋平平,即便面对二三流之高手,恐亦难有胜算。观祝龙之功底,显然颇为扎实,只是临敌经验尚浅,略显拘谨,未能全然施展。

    相较之下,杨雄之表现则要出色不少。他手中之棍棒恰似一条灵动之蛟龙,上下翻腾,呼啸生风,逼得祝龙连连后退。而对于祝龙之反击,杨雄亦是应对从容,游刃有余。

    “我总觉有何不妥。”杨芝储负手而立,眉头紧蹙,目光凝视场中比武。

    “我亦有同感,此汉子之棍法虽与我所学路数相近,然使出却觉怪异。”山士奇闻比武而至,观之亦觉异样。

    “此汉子一则意在炫技,二则,其腰曾受过伤,发力受阻。”栾廷玉叹息一声,语气中满是惋惜,“可惜啊,如此一等一之高手,竟有暗疾缠身。”

    场中汉子虽招式威猛,然动作间总有一丝不自然之凝滞,仿若体内深藏一道无形之枷锁。三人相视一眼,心中皆有所感。高手过招,胜负常在须臾之间,而身体之隐疾,却或成致命之软肋。

    场上的对决须臾间便分出了高下。杨雄洞悉祝龙难以应对变数,趁机后退半步,俯身猛力一挥。祝龙只顾防守中路,岂料对方骤然攻击下路,霎时手忙脚乱,被杨雄击中小腿,招数瞬间凝滞。就在这一刹那,杨雄的木棍已然稳稳地停在祝龙面前,仅差毫厘,汗毛即可触及木棍。

    “如此精妙的距离把控!”栾廷玉由衷赞道,“妙至巅峰,一分不多,实难想象是何人所授。此壮汉若是气力充沛,发力精准,恐怕山士奇兄弟,你亦未必能胜之。”

    山士奇颔首认可:“即便是此刻,要将其击败,至少也需三十回合之后了。”他心中清楚,杨雄武艺精湛,石秀更是锐意进取。甚至石秀的棍法,恐怕从未经过正规学习,完全是通过实战磨练而成。

第168章 身负暗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