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93章 准备启程[2/2页]
“行吧,都回去吧,我知道你们要来做什么,这些工具我留着还有用,借给村民可以,章程你们自己定,弄好之后给邓瑞奇签字就行了,规矩他会跟你说,过完今年你们就可以回京了,现在暂时被调到此处,以后还需要你们帮忙,以你们仨的能力在这清水县当县尉屈才了,但身上有些地方政务的经验也不错。”
校书郎是做什么的?其实和正字差不多,都是秘书省的基层小官,别看只有正九品和从九品,但比这正八品的县尉好太多了,为什么?就一样就可以碾压这县尉,因为校书郎和正字是中央官。
秘书省,集贤殿,司经局,弘文馆,崇文馆,都有校书郎,校书郎可不是想当就能当的,这些都是优秀的佼佼者才能当选的,历朝历代的宰相几乎都是从做校书郎和正字过来的。
正九品正校书郎,从九品正字是中央官,校书郎士人最喜欢的职位,被称为公卿之滥觞,很多宰相都是从校书郎做起,
在唐朝中了进士不是你马上有官做,而是代表你有做官的资格,一般要守选三年才能分配到官职。
等不及可以考吏部的博学鸿词,如韩愈就因为这个而写了好多干谒文章,或者书判拔萃的科目,难度很高,所以能做校书郎一是实力,二是背景。
正字,李商隐先担任校书郎然后再担任正字,整理错别字收集图书,
正所谓文家起家之良选,为啥那么多送别诗,就是说了这群人去外地收集典籍和抄录公文,因为在高官身边工作,所以升官的机会多升官的速度快。
三人震惊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小世子,以他们在朝中混迹的那些日子,自然知道小世子这几句话代表的含义。
见李承乾也不看他们,自顾自的看着河里的鱼漂,他们应了一声诺就离开了。
回去县衙的路上。
“晨直你怎么看?”
“世子之姿不下于主公。”
“震文,何以见得?”
周震文看向牛纯说道。
“?奋你觉得呢?”
牛纯连续眨了眨眼说道:“太快了,简直比有经验地方官处理灾情的速度还要快,而且。”
周震文接话道:“而且看这赈灾只是顺便为之。”
张晨直直接竖起拇指道:“好眼力。”
牛纯继续说道:“这个世子殿下真正不简单的地方不是他指挥的能力,而是识人用人的能力,经过这几日的观察你觉得这些人简单?”
周震文咽了咽口水说道:“主公捎信特意告诫对世子身边的人不可查,若丢了性命主公也救不了,你看那些人对世子殿下的态度吗?”
牛纯严肃说道。
“狂热,不是死士胜似死士,震文,晨直,从牛某进入村庄的地界就感觉到了被人监视,之前是现在也是,我对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咱们快些离开吧。”
三人走后,就有两名墨家弟子来到路口。
“交班了。”
张俊三人刚经过的路径旁就爬起来了两人,他们把身上的吉利服交给接班人之后就说道。
“有交代吗?”
“没有,首领说一切照常。”
“行,我们回去休息了。”
这几日相继有别的村庄到这个村来借农具,但因为上下都立了规矩,每个农具都是有编号的。
一为了让墨家弟子对出入数据的概念印在脑子里,二是让百姓有公用和私用区分开来。
自从有了李承乾改良的新农具,这白山村的村民走路都昂首挺胸,碰到隔壁村的就骄傲的说一句:“俺一天能犁五亩地。”
刚开始大家还以为这家伙吹牛,但去到白山村发现他们的田地都耕完了,就偷偷找关系问,随后知道是村里来了一个王爷。
这王爷的东西就是不一样,以前的犁一天只能犁两亩地,都是争取在春分和惊蛰之后把一百亩田给搞清楚,此时是五月中旬应该是农忙最重要的时候,各个村的村民都应该在田里芒种,唯独这白山村的村民居然跑出来溜达。
他们不灌溉的吗?不播种的吗?偷偷去了白山村参观才知道,他们现在都开始灌溉了,而且灌溉不需要自己挑水,站在一个像梯子一样的围栏上踩,这水啊就自己往田里走。
几个村的村民和村长不干了,几个村联合起来浩浩荡荡就往县衙门一跪,年轻的县令哪有见过这场面啊,要知道村里来的是年轻的村民还好,因为他们身体力壮的,问清缘由打个几板子就可以让他们滚回去了,可是来的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老村民,甚至还有些是他的长辈老先生,他们年纪都是七老八十的,嘴里的牙加起来都没他的多,他们跪在衙门口低着个头,谁来了都不能劝,一劝就流泪,哇哇就哭说县令不管他们死活。
问清缘由之后县令头都大了,是的,是白山村里的王爷惹的祸,你说这是祸嘛他让白山村村民半月就把农田耕完了,你说不是祸嘛,现在跪在衙门口这群老人这算什么?
前些日秦王才把信送到他手上,信上就一行字。
“吾子之夷,汝之九族,其幸善幸。”
就赤裸裸的警告,你要拿你九族开玩笑吗?搞得县令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不刚回来的县尉张俊见到他点了一下头但又摇了一下头
,事没办成,怎么办呢?拿张俊撒气?可能吗?如今县衙上下事务他的县尉张晨直和周震文哪件事不处理得漂漂亮亮。
第93章 准备启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