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95章 李世民擒双王。[2/2页]
窦建德也是倒霉,此时的他正在跟将领们在中军大营开大会,所有的群臣和将领根本就没有来的及指挥列阵应敌,本来他们的阵营纵深二十里,只要中层军有将领在指挥立马就可以,窦建德也不会败的那么快,在古代,依靠鼓点,军旗和传令兵来指挥的,缺失了这些是最为要命的,因一旦缺乏承上启下的节点,这种纵深二十里的阵线立马群龙无首。
当坦克军冲入夏军军阵,夏军士兵都在等待上头的反制命令,哪怕就一句往哪撤退,然后重新集结都可以,然后等了许久没有任何指示,导致了全部夏军,军不成军,阵不成阵,更倒霉的是,还在开会的夏军将领正商量怎么部署下一步计划,屁股还没坐热,李世民就带着玄甲军骑到脸上来了。
还在一脸懵逼的窦建德急忙醒悟过来,快速组织自己的骑兵上前御敌,但已经为时已晚,骑兵身前还有窦建德的朝臣,进退两难之时,玄甲军已经杀到眼前,窦建德在混乱中还中了一槊。
最高指挥部都没了,命令都发不出去,此时的十万大军如同没了大脑的老虎一样,空有爪牙,毫无目标。
窦建德在逃跑,孟海公降卒看到窦建德部都在逃跑,他能不跑?一人跑即十人跑,十人跑即百人跑,恐慌比瘟疫蔓延还快,玄甲军在前面冲杀,身后的步卒在后面收割,李世民看到夏军后方还有列阵的夏军,为了防止这些夏军也逃跑称为窦建德的有生力量,于是率程咬金,秦叔宝和一部玄甲军亲自来到夏军后方。
来到夏军后方,摆好阵型毫不迟疑就杀入敌人阵营,前面溃逃,后路被劫,这次完全击溃了夏军的心理防线,溃逃之势势如爆竹,李世民此刻扬起军旗,夏军的大崩盘此刻已成定局。
此战过后,斩三千,俘五万,窦建德十万军不复存在。
窦建德在突围战时中了一槊,带着伤一路逃到了牛口渚,因体力不支坠马被唐将白士让,杨武威追上,白士让打算一槊戳死窦建德,谁知窦建德大喊道:“莫要杀我,我乃夏王,能保你富贵。”
此后就有了被后世调侃的那一段对话。
李世民问窦建德:“我打王世充,关你什么事?”
窦建德回答道:“我不来,恐怕还麻烦你去呢。”
之后李世民拎着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一行人往王世充面前一扔。
“你的队友都点了,你还不上票?”
王世充望着城外的队友一脸懵逼,十万人啊,就算是十万只猪抓都抓都要抓几天,你们就这样白给了?
此时窦建德等人频繁给王世充发问号,而王世充听了长孙安世的话也是一脸问号,在惊慌之余打算冲出包围圈,向襄阳方向逃跑,谁知自己的将领们都上了票,窦建德无奈也只好上票。
同年五月十一日,窦建德统领文武官员到李世民的军营前请求投降,李世民接受了王世充的投降,于是没收王世充库存的财物,颁发赏赐李唐朝廷的官兵。
王世充让黄门侍郎薛德音草拟文书,他居然在草拟的文书中给王世充上了僭号,结果被噶了
,接着拘捕王世充的余党段达、杨汪、单雄信、阳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朱粲等十多人,都绑赴洛水的小洲上斩首示众,此后李世民封无可封,李渊经过深思熟虑给他封了一个天策上将的头衔。
至此秦王一人擒两王的事迹震惊整个大唐,天策上将的威名勇冠三军,之后如日中天的李世民和嫡长子李建成开启了夺嫡之战,但在夺嫡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插曲,那就是庆州都督杨文干叛乱了,李渊派出小弟宇文颖前去传唤。
结果宇文颖跟杨文干创业去了,因为杨文干的叛乱李渊打算废掉李建成,把身在长安的李建成叫到仁智宫软禁起来,李渊派左武卫将军钱九陇,灵州都督杨师道讨伐杨文干,谁知道没拿下来,于是还是得靠自己的天策上将李世民,杨文干刚打下宁州就排位匹配到了李世民,对线还没多久就被李世民给吊着打,七月初五,杨文干就被自己的属下背刺了,李世民也活捉宇文颖将他诛杀。
其实这里有一个问题,在古代私藏铠甲是重罪,若有军事铠甲也是单独托运,若士兵披甲行军,没有战死就先累死,
所以给杨文干送铠甲的这个行为等同于谋反了。
杨文干曾在太子东宫担任卫兵,建设长林军,尔朱焕,桥公山给杨文干送铠甲的路上反悔了,跑到李渊那里去告状,李渊一听,哎呀?这建成大儿子这是要造反吗?好死不死,宁州的杜凤举又告发李建成蓄意谋反,随后李渊叫李建成到仁智宫,李建成不敢去,舍人徐师谟也是一位好队友,直接叫李建成反了算了,詹事主簿赵弘智劝李建成负荆请罪,李建成思索了一下,跟对线李世民有点难,还不如道歉算了。
之后的日子里,张婕妤,尹德妃,封德彝轮番对着李渊一顿口,居然把李渊给说服了,对于自己的嫡子李建成讲究的是雷声大雨点小,杨文干叛乱事件所涉及的官员,太子中允王?,左卫率韦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被流放。
第95章 李世民擒双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