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福宝养大佬,坐拥天下想躺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00章 得意忘形[2/2页]

    难民们心中满是感激,大多人还是选择留下。

    如潆州知府大人这般的好官,实在难得。

    能成为潆州子民,实乃他们的福分。

    一路逃荒到此,他们见过太多不作为的贪官污吏,遭受了无数的苦难。

    况且逃荒一路,历经磨难,家人离散,大家也实在不想再经历二次那样的苦。

    然而,也有一些难民心意已决,还是选择回归故乡。

    故乡虽满目疮痍,却有祖宗坟茔,落叶要归根。

    唯有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才觉安稳。

    几队官兵快速离开,奔赴各自的任务地点。

    消息霎时在城内传开,随着城门被打开,亦传至城门外聚集的百姓耳中。

    大家欢呼雀跃,激动不已,在城门口冲着县衙的方向跪地叩首,拜谢知府大人恩德。

    几位老里正更是激动地老泪纵横.

    他们见证了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狗官除了,一直以来悬在大家头顶的那把刀终于被知府大人移开。

    难民的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他们便不用担心再有流民因吃不饱肚子,而到处作乱。

    各自村子的安危也得到了保障。

    杨里正观了眼天色,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他看向明烨三兄弟,“烨哥儿,那,咱们回村?”

    明烨点头,抬头拱手对知府大人道:“谢大人为百姓主持公道,草民等也该告退了!”

    看向知府大人的眸中尽是敬重感激。

    县衙内一片混乱,嘈杂声不绝于耳。

    江知序望着这乱糟糟的场景,心中满是无奈,只好轻轻点了点头。

    他眸中闪过一丝急切与期待。

    其实他想说,自己也想一道去清溪村走一趟。

    他太想亲眼见到清溪村的明朗。

    这么多年,那份惦念从未停止,他迫切地想要确认,眼前之人到底是不是他们心心念念了二十几年的那个人。

    奈何如今的局面实在不允许。

    他身为知府,肩负着一方百姓的安危与福祉,还有太多千头万绪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去过问。

    那些堆积如山的公务,关乎着民生,关乎着这一方土地的安稳。

    他深吸一口气,极力压下满心的希冀激切。

    告诉自己,必须暂且将手头的事解决好。

    否则,他定会怪自己不顾大局,辜负了百姓的信任与托付。

    众人辞别知府大人,离开了县衙。

    一出县衙,便看到一幅热火朝天井然有序的画面。

    官兵与百姓齐心协力,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地搭设粥棚。

    有人扛着沉重的木材,有人搬运着粮食锅具等物,大家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城里的富户也都纷纷慷慨解囊,踊跃地将自家的家伙事儿拿出来,为赈灾出一份力。

    城门已大开,阳光洒在城门口,城外的难民在官兵们耐心的指挥下,有序地进城。

    他们眼中不再是绝望与恐惧,而是对新生活的憧憬。

    “里正,您回来了?”

    “里正,咱现在做什么?”

    几个老里正一出来,瞬间被本村村民团团围住。

    村民们已经听说城内和县衙内所发生的一切。

    眸中尽是兴奋好奇与激动。

    老哥儿几个扬眉吐气,各个满面红光,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冲村民们大手一挥,中气十足地喊道:“回家!”

    众人欢呼起来,“回家喽!回家喽!”

    村民们的喜悦声瞬间被难民们的欢呼盖过。

    大家冲村民们挥手告别,有人甚至跪地拜谢。

    若非他们,他们这些难民如何能进得了这高耸城门?

    又如何能将那狗官绳之以法?

    是他们救了万千百姓啊!

    “恩人!慢走,上苍定会保佑你们此生和顺美满,大家保重、珍重……”

    杨里正呲着大牙,与村民们跟大家挥手告别。

    “快请起,咱们实在当不得大家如此大礼!大家要谢便谢你们自己,是大家的勇敢坚毅和知府大人的爱民如子才会有如此福报!”

    人还是要一心向善。

    莫要做那等天怒人怨的恶事。

    至于他们,哪里时上苍的保佑?

    那是咱小悦宝保佑着咱咧!

    当然,这些杨里正也只是在心里说给自己听。

    回程路上,一村民不由地感慨道:“也不知那黄修明抓到没?”

    言语中满是担忧。

    明烨眸底冷沉如寒霜,眼神坚定道:“放心吧,官兵已经去拿人了。”

    此话一出,仿若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黄修明平素里大都是在安平镇的。

    因着安平书院的尹大儒声名远扬。

    他两年前便满心期待地进入安平书院求学。

    能够成为安平书院的学子,最好再拜在尹大儒名下,凭借着黄家的人脉,将来拜官授爵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他太过纨绔猖狂,在书院里肆意妄为,早就被书院除名。

    安平书院本就是尹大儒为安平镇真正要求学的学子们所开办。

    素来崇尚学问与品德。

    不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随便来上的。

    就算是县令的儿子也不能例外。

    偏生黄中贤还不敢得罪这个连陛下都甚是敬重的当世大儒。

    也只好先让儿子暂且留在安平镇。

第200章 得意忘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