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85章 军改初议风波起[2/2页]
“张校尉,”李将军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警告,“有些事,不该说的,最好别说。你资历尚浅,有些浑水,不趟也罢。”他一边说着,一边用锐利的眼神扫了张启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威胁的意味。张启咬了咬牙,心中愤懑,却也只能暂时忍耐,默默地坐了回去。
郑王爷看着被压制住的张启,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转头看向顾长渊,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顾大人,看来你的改制方案,并不怎么受欢迎啊。就连一个小小的校尉,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你又何必执迷不悟呢?”
杨将军也附和道:“顾大人,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这朝堂上的事情,你或许很在行。但这军队上的事情,你还是少插手为妙。你以为读了几本兵书,就能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了吗?真是可笑!”
会议厅内,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嘲笑声。那些将领们看着顾长渊的眼神,充满了不屑和轻蔑。他们认为顾长渊只是一个不懂军事的文官,没有资格对军队指手画脚。
顾长渊面对众人的嘲讽,脸色依旧平静。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诸位将军,我并非纸上谈兵。我的改制方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为了大梁的未来着想。我知道,改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也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最终实现军队的现代化!”
“现代化?”杨将军嗤之以鼻,“顾大人,你说的这些新名词,我等听得云里雾里。我大梁的军队,自开国以来,一直都是以步兵为主,辅以骑兵和弓箭手。这套体系,经过了数百年的检验,早已成熟完善。你为何要舍弃这套行之有效的体系,而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呢?”
另一位将领也站出来说道:“顾大人,你所谓的改制,无非就是想削弱我们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你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顾长渊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梁的江山社稷!我绝不会因为你们的反对而放弃!”
郑王爷冷笑一声,站起身来,缓缓说道:“顾大人,你的忠心,本王自然明白。只是,你的方法,却未必正确。今日的会议就到此为止吧。改制之事,容后再议。”他说完,便转身离开了会议厅。其他将领也纷纷起身,跟着郑王爷走了出去。
会议厅内,只剩下顾长渊和徐凛风。徐凛风走到顾长渊身边,低声道:“大人,今日之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顾长渊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我知道。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一份地图,手指轻轻敲击着地图上的某个位置,“徐凛风,你亲自去一趟西北大营……”
空荡荡的会议厅里,顾长渊的目光落在摊开的地图上,手指沿着蜿蜒的山脉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西北边陲一处标记着“黑风口”的地方。郑王爷和杨将军的反对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们如此迅速且一致的行动,却让他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他们背后的势力,似乎比他想象的更加庞大,也更加急切地想要阻止他。
“大人,西北大营情况复杂,将领桀骜,您让属下前往,所为何事?”徐凛风拱手问道,眉宇间带着一丝担忧。他知道顾长渊绝非轻举妄动之人,此次派他前往西北,必然有其深意。
顾长渊收回目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黑风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抵御北蛮入侵的重要关隘。但驻守在那里的军队,却装备落后,训练不足,战斗力堪忧。我需要你亲自去一趟,摸清那里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查清粮草辎重的具体数量和调拨记录。”
徐凛风心中一惊,瞬间明白了顾长渊的用意。粮草辎重是军队的命脉,如果黑风口的粮草出现问题,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如果这个问题与郑王爷或杨将军有关,那将是扳倒他们的重要筹码。
“属下明白,定不负大人所托。”徐凛风领命,转身准备离去。
“等等,”顾长渊叫住他,从袖中取出一枚刻着飞鹰的令牌,“见此令牌如见我本人,持此令牌,可调动黑风口附近所有斥候。”这枚令牌是皇帝亲赐,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到万不得已,顾长渊绝不会轻易动用。
第185章 军改初议风波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