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封神后传之佛道之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七十八回 百万救鹿收福泽,倾囊助众积德功[2/2页]

    猴子赶忙取出这些珠宝,匆匆跑回去找富商,言辞恳切地说道:“我承蒙您的恩惠,才得以保住性命。我理应报恩。方才,我寻到一个树洞作为安身之所,在那树洞里发现了许多珠宝。”

    “这个树洞既非他人的坟墓,亦非谁的家宅,这珠宝既非抢夺而来,亦非偷窃所得,或许是因我的一片诚心才得以发现,我定要将其献给您。”

    富商心中暗想:“这珠宝倘若我不收,也只能白白地深埋地下,于穷人毫无益处。倒不如我收下并赠予众人,不也算是为大家做了一桩好事吗?”于是,富商收下了这些珠宝。

    那被富商救起的落难之人,目睹这些珠宝,瞬间心生贪念。

    他对富商说道:“这些珠宝分给我一半吧!”

    富商觉得落难者如今一无所有,正是需要珠宝的时候,便给了落难者一些。

    然而,落难人却道:“你这珠宝乃是挖掘人家的宝库所得,是盗窃而来,官府知晓此事必定要治你的罪。你若不分给我一半,我定要向官府告发!”

    富商回应说:“山火来袭,众多百姓失去家园,生活艰难,我欲将这些珠宝分与他们,你却妄图一人独占,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落难人未能得到一半的珠宝,便将此事诬告至官府。

    官府随即派人将富商抓捕了起来。

    富商有口难辩,唯有懊悔自责。他在狱中日夜祈祷,愿众生早日脱离困苦,莫要心生恶念。

    猴子知晓因自己奉献珠宝之事反倒让恩人受苦,便即刻去找兔子,询问它该如何解救恩人?

    “我去救他!”于是,兔子带着草药,悄然钻进关押富商的狱中。

    兔子见富商面容疲惫,心中甚是悲痛。

    它将草药递给富商,并说道:“您将这草药妥善藏于身旁。我这就去咬伤城主之子,城主之子所中之毒必定极为厉害,性命危在旦夕,无人能够救治。您便可携带此药求见城主,用这药定能治好城主之子。”

    随后,兔子果然前去咬伤了城主之子,城主之子的性命岌岌可危。

    城主紧急下令:“谁若能救活犬子,我要封其做高官,赐予诸多钱财。”

    富商请人向城主禀报,称自己能救城主之子。

    城主立即召他进宫,一见到富商,赫然发现竟是当初特意赶来宫中告知他躲避山火的大善人。

    就在这时,城主之子也同时服用了富商的药,果不其然,病情很快便痊愈了。

    城主大喜过望,遂问道富商这药的来历,以及为何会沦为阶下囚。富商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报告给了城主。

    城主听后自责道:“我真是糊涂呀!险些冤枉了好人。”

    于是,城主下令处决了那个落难人,并封富商为长史,一同治理城市。

    又过一世,多宝道人投生为一位富人,名叫慧善。他的财富与家产浩如烟海,多到令人难以估量,根本无人能说清他究竟拥有多少钱财。

    后来,慧善皈依了佛教,他深深领悟到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生命和财富皆非永恒。他心想:“应当多行善事,积累阴德,方为正道。”

    于是,他贴出告示:“若有人贫困缺财,速来领取,数量不限。”

    此告示张贴许久,因当时社会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前来求助之人寥寥无几。

    慧善又思:“众人不缺钱财,或许会有求学之需。”

    而后,他四处寻觅良师,在城中开办免费学堂。他的善举备受赞誉,不久,声名远扬。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财富逐渐耗尽。他便亲自授课讲学。

    有一天,在外出讲学途中,他遇到几辆马车,车上皆是渴望求学的孩童。他询问:“你们要往何处去?”

    “我们想去慧善先生那里求学。”慧善听闻,立即带领他们一同返回,并找到当地的官员,借了三百两白银,购置了诸多书籍文具供这些孩童使用。

    经过慧善的悉心教导,孩童们学业有成。然而,慧善却因此欠下不少债务,生活变得拮据。

    当时,常有一些商贩为了赚取厚利,结伴去远方采购珍稀物品。

    慧善也想尝试一番,便跟随一伙商贩远行购货。

    他们不辞辛苦,收获颇丰,满心欢喜地踏上归途。

    一路上道路崎岖,风雨交加,每个人都疲惫不堪。慧善偶然发现路边有一座废弃的房屋,便进去躲避风雨。

    那些商贩早已留意到慧善采购的物品中有一件精美绝伦、价值不菲的玉器,他们心生贪念,趁慧善不备,将他锁在了屋内。

第七十八回 百万救鹿收福泽,倾囊助众积德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