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封神后传之佛道之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九十八回 灵鹫山中宣佛法,涅盘路上证禅心[1/2页]

    如今,回归盘古世界的障碍已经全部清除,下一步就看以何种方式不留痕迹地回归了。

    此刻,在天竺世界中,佛陀已经是一方大佬,门下弟子众多、信众云集,如果就此离去,那么对于佛教徒而言,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其信仰会瞬间崩塌,佛陀多年的努力和人设将毁于一旦,这自然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所以,一切尚需从长计议,得想个万全之策才行,这么久都等过来了,也不在乎一时。

    而眼下,佛陀来雪山的目的已经圆满完成,此地虽好,但终究远离尘世,不利于弘法、度人,到了考虑回归尘世的时候了。

    距众人所居的雪山马纳斯鲁峰不远,有国名摩揭陀国,其国都城王舍城,城外有山,此山多有灵仙居住,故名为灵、亦有鹫居止此山,故名为鹫,世人故称之为灵鹫山。

    其时灵鹫山上佛法昌盛,聚集了众多有根基的修行人在此居住。平素亦有修行人不远千里,翻山越岭,自灵鹫山前来雪山脚下听佛陀讲经说法。

    这日,听到佛陀弟子们在议论,佛陀有回归尘世、普度众生之意,于是这些来自灵鹫山的修行者们联袂求见佛陀,曰灵鹫山众人仰慕佛陀已久,平素只恨佛陀远居雪山之地,山高路远,因身体原因,无法亲来参拜听经,如今佛陀既生入世之念,恳请佛陀前往灵鹫山为信众传法,度化众人。

    佛陀感众人之诚,欣然应允。

    于是众人收拾好本就不多的随身物品,佛陀嘱众人闭眼。只见佛陀神色庄严,周身散发出璀璨的佛光,宛如一轮耀眼的烈日。

    他口中念念有词,神秘的经文如悠扬的乐章在空气中回荡。

    刹那间,一股强大而柔和的力量从佛陀身上涌起,将众人轻轻托起。

    众人只觉身体轻飘飘的,仿佛失去了重量,周围的风声呼呼作响,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恐惧。那股力量如同温暖的怀抱,稳稳地护持着每一个人。

    不多时,佛陀唤众人睁眼看时,已至灵鹫山下。

    但见灵鹫山宛如仙境一般,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其间,如梦如幻。

    山上绿树成荫,古木参天,枝叶交织成一片绿色的天幕。奇花异草遍地绽放,五彩斑斓,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山间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溪水撞击在岩石上,溅起晶莹的水花,宛如珍珠散落。

    鸟儿在枝头欢唱,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欢迎远方的来客。

    山上的修行者们得知佛陀到此,纷纷热情迎接。

    他们身着朴素的修行服,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崇敬。有的修行者手持鲜花,有的修行者手捧香果,一路小跑着前来。

    他们围绕在佛陀身旁,纷纷合十行礼,口中不断念诵着赞颂佛陀的经文。

    整个灵鹫山充满了祥和与欢乐的气氛。

    自此以后,佛陀率同诸弟子就在灵鹫山下安顿了下来。

    当时摩揭陀国的国王名叫频婆娑罗,他正值壮年,锐意进取,却又刚愎自用。

    佛陀观其与己有缘,决意度之。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在摩揭陀国王宫之中,频婆娑罗王正与诸位大臣共商国事。

    这时,守门的侍卫神色匆匆地跑来禀报:“大王,城外来了一位极为特别的修行之人,他自称乃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期望能够面见大王。”

    国王微微皱起眉头。身为一国之主,他见识过太多形形色色、打着各类名号的修行者,其中有的是为谋求功名利禄,有的则是妄图骗取钱财。

    然而,今天的这位修行者却让他来了兴致,因为他竟然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

    “让他进来。”频婆娑罗王挥了挥手说道。

    不多时,一位身着素洁袈裟的修行者从容不迫地步入大殿。他的举止优雅大方,目光澄澈明亮,虽身着简朴之装,却散发着一种超凡出尘、令人敬仰的气质。

    这位修行者自然就是刚来灵鹫山的释迦牟尼了。

    “听闻你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频婆娑罗王上下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修行者,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怀疑,“可是你为何又要舍弃荣华富贵,成为一名一无所有、四处化缘的修行人?”

    佛陀淡然一笑:“大王,世间的富贵恰似水中之月影,看似美妙绝伦却难以牢牢把握住。我所追寻的,乃是超脱生死轮回的宇宙真谛。”

    国王听罢,忍不住放声大笑:“太子殿下,你正值春秋鼎盛之时,竟然想要探寻生死的真理?我统领着百万雄师,坐拥四海财富,都未曾考虑过这些虚幻莫测的东西。依我之见,你还是回宫继承王位为佳。”

    佛陀神色平静地说道:“大王,您声称您统领百万雄兵,富有四海,可是您能够确保这些永远都归您所有吗?”

    国王一愣,随即又道:“这有何难?只要我实力足够强大,又有谁能够夺走我的江山?”

第九十八回 灵鹫山中宣佛法,涅盘路上证禅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