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03章 革新之约[1/2页]

    夜幕深沉,林府书房却灯火通明,仿佛一颗耀眼的星辰点缀在夜空下。林尘身着常服,端坐在书桌前,神情专注地翻阅着手中的卷宗,时而提笔批注,时而陷入沉思。

    “大人,您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时辰了,该休息一下了。”谢婉端着参茶轻移莲步,走到林尘身边,柔声劝慰道。

    林尘抬头,看着谢婉关切的眼神,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无妨,我心中有数。”说着,他接过参茶,轻抿了一口,一股暖流顿时涌遍全身。

    “科举之事,关系重大,绝不可草率行事。”坐在林尘对面的孙大儒捋着花白的胡须,语气沉重地说道。

    “孙老所言极是。”一旁的吴学政也点头附和道,“如今科举弊端丛生,早已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改革势在必行。”

    “我意欲废除八股取士,增设数科,广纳贤才。”林尘放下手中的茶盏,语气坚定地说道,“同时,改革考试内容,注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而非死记硬背的经书。”

    林尘的提议如同石破天惊,在书房内掀起阵阵波澜。孙大儒和吴学政面面相觑,他们没有想到林尘的改革会如此大胆,如此彻底。

    “大人,您的想法固然好,但恐怕……”孙大儒欲言又止,他知道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势力的利益,而那些根深蒂固的势力,绝不会坐视不管。

    “孙老不必担心,我心中自有定数。”林尘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此事关系到朝廷的未来,也关系到天下苍生的福祉,我意已决,绝不更改。”

    谢婉看着林尘坚定的神情,心中充满了敬佩和爱意。她知道,林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天下百姓。她默默地走到林尘身后,轻轻地为他揉捏着肩膀,用行动表达着自己对他的支持。

    孙大儒看着林尘,又看了看站在他身后默默支持的谢婉,心中不禁感叹,这位年轻的权臣,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魄力和决心,或许,他真的能够改变这个国家……

    "只是..."孙大儒微微摇头,最终还是没有将心中的担忧说出口。孙大儒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却也难掩一丝担忧:“林大人革故鼎新的魄力,老朽佩服。只是这科举制度沿袭百年,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只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吴学政闻言,眉头一皱,但旋即舒展开来,他起身朝林尘拱手道:“大人心系天下,为国为民,下官佩服!改革阻力虽大,但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定能破旧立新,为朝廷选拔出真正的栋梁之才!”他语气激昂,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显然对林尘的改革计划充满信心,也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林尘将二人的神情尽收眼底,他深知孙大儒的担忧不无道理。“孙老所虑极是。”他语气沉着,眼中透着一股坚定,“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但为了大,有些险,我们必须冒,有些痛,我们也必须忍!”

    “大人高义!”吴学政激动地说道,“下官愿为大人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孙老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此次科举改革,还需仰仗您老多多指点。”林尘起身朝孙大儒深深作揖,他知道要推行新政,必须得到这位学界泰斗的支持。

    孙大儒抚须沉思,半晌,他才缓缓说道:“既然林大人心意已决,老朽自当竭尽全力,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望向林尘,“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步步为营……”

    林尘明白孙大儒话中之意,他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说道:"我意已决,就先……"

    “我意已决,就先从江南试点。”林尘语气坚决,目光灼灼,“江南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且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强,在那里试点新政,阻力相对较小,也更容易收集反馈,总结经验。”

    孙大儒捋着花白的胡须,微微点头,“江南之地,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吴学政也表示赞同,“江南富庶,朝廷拨下的试点经费,也能更快更好地落实到位。”

    三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直到夜幕降临,孙大儒才起身告辞。他离开林府时,回头望了一眼书房,昏黄的灯光下,林尘的身影挺拔而坚定,仿佛一颗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青松。

    试点新政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京城的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支持者认为,现行的科举制度弊端重重,早该改革,林尘此举,是大胆尝试,是破旧立新,是造福天下读书人的壮举。

    反对者则认为,祖制不可轻改,林尘的做法太过激进,会扰乱朝纲,动摇国本。

第103章 革新之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